微信摇出婚外情引发的故意伤害案
五年前,江苏省涟水籍的李娅娅在上海打工期间认识了阜宁籍青年孙进,天真浪漫的李娅娅看中孙进那种精明能干、吃苦耐劳的精神,相处一年,他俩便在阜宁老家结婚,半年后生有一子。孙进家庭经济本来并不富裕,自从有了孩子,家里的经济愈发拮据。经商量,李娅娅在家带小孩,照顾小孩上学,孙进去上海打工,以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。
年轻浪漫的李娅娅平时除了带小孩外,唯一的爱好就是上网、玩手机。2012年11月间,出手大方的李娅娅买了iphone4手机,从网上下载了微信软件,感觉比QQ聊天还新奇、刺激。
有一次,她通过“摇一摇”功能,摇到了一个网名叫“屠龙”的人,感觉名字很是霸气,便和“屠龙”聊了起来。得知“屠龙”竟然是邻镇的,经过十几天聊天,她感觉“屠龙”事业有成,看到相片上的他比孙进强多了。很有心计的“屠龙”几番要求与其好见面,李娅娅答应了。
县城某一宾馆里,“善解人意”的“屠龙”让她着了迷,第一次见面便有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
现实中的“屠龙”真名叫刘成,只是个普通的小包工头。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二人不正当的交往很快被孙进知道了。孙进感觉自己未能让李娅娅母子俩过上好日子而有愧意,只是翻看了手机中的聊天记录,没有更多的深究,只是劝说她,不要相信“微信”,那只是个虚拟的世界,要面对现实。愧疚的李娅娅答应不再与刘成来往。
寂寞难耐的李娅娅尽管有一个月的时间未与刘成联系了,但经不住刘成的纠缠,又换了一个新的号码与刘成单独联系。
与孙进同村好友郭威是个微信用户,无意中加了李娅娅、刘成为微信“好友”,成为“朋友圈”的朋友。“朋友圈”可以互相查看好友之间的个人资料、信息、跟帖、相片的功能。而李娅娅并不完全了解微信这个特殊功能。
郭威发现李娅娅、刘成经常互相跟帖评价,内容暧昧,翻看他们的相片时,发现李娅娅正是好友孙进的妻子,利用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经常发现他们距离自己一样远。郭威以前听说过李娅娅的事,于是怀疑他们二人又在一起了。
临近春节的一天深夜,郭威在使用微信“附近的人”这一功能时,发现他们又距自己一样远。出于义愤,郭威连忙打电话告知孙进。孙进闻知此事,气不打一处来,连夜乘车赶往阜宁。
早上七点,孙进将李娅娅、刘成堵在镇上一宾馆内。气愤之下,对刘成一阵拳打脚踢。然后将二人带到家中,并逼刘成打电话叫来他妻子、老板。最后经协调,孙进与李娅娅离婚,由刘成补偿1.5万元。
被打伤住进医院的刘成越想越生气,感到自己受到敲诈,遂打电话报警。事感严重的孙进只得到公安自首。孙进不仅赔偿了刘成的医药费2万元,还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审理该案的主办法官认为,微信在提供人们交流便利与快乐的同时,也给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,被用来骗财、骗色,结果导致了家离子散的家庭悲剧发生。
本案中年轻浪漫的当事人李娅娅在现实生活中,因夫妻两地分居,存在交流障碍,日常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,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流平台上,且内心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,哪怕是陌生人的关注,相信随缘交友,结果给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。
私家侦探公司认为:使用网络交友工具时,要防止受到不法侵害,关键还在于大家要提高自身防护意识。与陌生人交往要慎重,注意隐私信息的保护,以免被不法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。适时关闭诸如定位的功能,清除自己遗留的痕迹。即使受到侵害,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理智解决。